“粤港澳大湾区高校科教合作论坛——机遇与挑战”在澳门驻京办顺利召开
为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同时适逢《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于今年初正式发布,5月12日澳门大学于澳门特别行政区驻北京办事处举办“粤港澳大湾区高校科教合作论坛——机遇与挑战”,邀请相关政府部门及粤港澳大湾区院校代表共同探讨湾区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以期深化湾区院校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协同创新,共同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建设。国务院港澳办交流司司长吴炜,教育部港澳台办常务副主任徐永吉,科技部港澳台办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主任陈家昌,澳门特别行政区驻北京办事处主任梁洁芝,中山大学校长罗俊、副校长肖海鹏,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段崇智,澳门大学校长宋永华,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周作宇及粤港澳高校联盟相关院校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

粤港澳大湾区高校科教合作论坛参会人员合影
论坛开幕式上,吴炜司长,徐永吉主任,陈家昌主任分别致辞表示,今年国家发布的《规划纲要》明确制定了大湾区具体的建设目标,为大湾区的城市发展带来重大机遇。作为立足湾区办学的高校,应积极配合国家发展战略,为湾区建设提供人才、智力、技术支撑,国家相关政府部门也将一如既往全力支持湾区高校科教事业的发展,使湾区教育充分体现“一国”与“两制”的制度优势,发挥参与“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计划的独特作用。
罗俊校长在会上作了题为“充分发挥高校优势 助力湾区创新发展”的主旨发言,向与会代表介绍了学校近年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办学思考和行动举措。罗校长提出,中山大学作为粤港澳高校联盟理事长单位,下一步将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发挥联盟高校的强强联合优势,助力湾区创新发展:一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为湾区培养更多创新人才;二是以基础研究为核心,为湾区输出更多创新成果;三是以开放合作为原则,为湾区汇聚更多创新资源。
段崇智校长表示,香港中文大学在产、学、研方面都将积极参与大湾区的建设,同时学校已经制定了服务大湾区的政策及发展方向,未来将全力达成粤港澳高等教育的优势互补,以提升湾区高等教育整体的竞争力及影响力。
宋永华校长认为,澳门是大湾区西岸唯一的中心城市,澳门大学作为大湾区西岸实力最强的综合性大学,一直以来全力配合澳门特区参与建设大湾区的具体工作和部署。未来澳门大学将充分发挥优势,全力打造大湾区西岸科技创新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在大湾区西岸突出其科技创新的引擎和辐射作用。
杨斌副校长表示,清华大学愿意同粤港澳高校联盟进一步加强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为祖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贡献力量。周作宇副校长指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未来将建设“一带一路”学院,推进学科交叉创新,服务国家战略,同时作为在大湾区办学的首都院校,北京师范大学也愿同湾区兄弟院校一起加强交流合作,助力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公布。《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粤港澳高校联盟的作用,鼓励三地高校探索开展相互承认特定课程学分、实施更灵活的交换生安排、科研成果分享转化等方面的合作交流。未来联盟将积极响应《规划纲要》文件精神和要求,继续深化三地院校交流合作,牵手湾区更多高水平大学共同推进粤港澳三地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