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高校联盟2025年广东省交流项目】粤港澳大湾区学校体育发展论坛顺利举办

发布人:管理员

       在粤港澳高校联盟资助下,作为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学生体育节和北京师范大学郎平体育文化与政策研究中心成立1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粤港澳大湾区学校体育发展论坛于10月25日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开幕。本次论坛以“体育赋能粤港澳大湾区:模式创新与先行先试实践”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全国50余所高校的100多位专家学者。

       本次论坛由广东省教育厅、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局、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及青年发展局指导,粤港澳大湾区体育教育与发展联盟、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主办,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郎平体育文化与政策研究中心承办。论坛旨在深化粤港澳三地体育教育融合,搭建青少年交流平台,促进粤港澳地区学校体育的协同发展。

       在北师大郎平体育文化与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高益民教授的主持下,论坛拉开了序幕。

      北师大珠海校区管委会副主任虞立红在致辞中表示,珠海校区作为北师大“一体两翼”办学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体育育人经验,发挥区位优势基础上,持续深化体育改革,不但承载着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使命,更是学校服务粤港澳大湾区、辐射东南亚的战略支点。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粤港澳大湾区体育教育与发展联盟秘书长潘文庆在论坛上介绍,联盟自2018年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促进三地体育教育融合与青少年交流,已培育了学生体育节等品牌活动,涵盖三人篮球、帆船赛等特色赛事,激发青少年运动热情,增进情感纽带。

       中国排球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郎平体育文化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郎平研究员在论坛致辞中分享了她从运动员、教练员到高校教师的心路历程。她表示,曾经作为中国女排的主教练,其努力工作的终极目标是“升国旗、奏国歌,为国争光”,现在作为北师大的教师,她的目标是秉承“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精神,在新岗位上继续传承女排精神的温度和力量。郎平表示,当初决定在母校北师大成立该中心,是希望通过团队努力,把女排精神带到大学、带进课堂、带进年轻人的心里。为此,每年她都会组织北师大“‘优师计划’排球与女排精神第二课堂研学营”,带那些准备赴欠发达地区任教的学生们体验排球运动的乐趣,丰富他们的校园生活,拓展他们的视野。她还给北师大本科生开设通识教育课,邀请多名世界冠军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让同学们切实体会体育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实践与传承。对于校园体育如何将提高体质与掌握技能结合,郎平认为,作为教育工作者,可以总结和编排更有效的学习方案,尝试应用于小学和中学,如教孩子们正确技术动作和要领,普及的同时慢慢专业化,但训练之初应该从热爱体育入手,而不是为了成为职业选手。

       广东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程大欣在论坛上提出三项工作重点,关于足球青训人才培养,如何打破12岁退役问题,并进一步与中学、大学衔接起来是关键;关于综合运动两小时,如何使锻炼与技能联合起来,并掌握两种运动技能是基础;在学龄人群的体育与心理健康方面,如何减压和去抑郁,防止行为失范,如何与心理健康内容进一步融合起来。随后程大欣副厅长宣布论坛开幕。

       广东省教育厅体卫艺处二级调研员董业权、粤港澳大湾区体育教育与发展联盟办公室主任王伟、北京师范大学郎平体育文化与政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宋丽慧出席了论坛开幕式。

       论坛主旨演讲环节,南京体育学院原校长、研究员杨国庆以“改革完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运行机制”为题,就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基本内涵,现状、问题与时代要求以及重点领域与改革思路进行了解读。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智慧体育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李祥臣研究员以“体育健康科研范式若干观点和探索”为题,就体育健康本体论、体育健康认识论、体育健康方法论、体育健康科学原理以及体育健康技术等问题进行了新的阐发。

       浙江鸵鸟足球俱乐部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君华演讲的主题为“县域青少年足球改革视域下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路径探析——以一站式服务项目实践为案例”,她认为在国家大力推进足球事业改革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如火如荼的背景下,县域青少年足球作为大湾区足球生态的“毛细血管”,其高质量发展不仅关乎青少年体育素养的提升,更对大湾区体育协同发展、产业融合创新具有深远意义,而“一站式服务项目”的实践,正是我们探索这条发展路径的生动实践例证。

       论坛圆桌论坛环节,在北京师范大学郎平体育文化与政策研究中心崔乐泉特聘研究员主持下,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实验协作处处长李永明教授、北师香港浸会大学全人教育中心主任石磊教授、华南师范大学《体育学刊》编辑部主任谭广鑫编审、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所长与历史学院院长宋秀平教授,结合论坛主题与论坛参与者进行了热烈的互动。

       论坛同步设置了五场专题研讨会,其中体育协同机制创新专题聚焦粤港澳三地规则衔接与机制对接,为区域体育协同提供政策建议;高校体育高质量发展专题探讨了新时代高校体育的改革方向与发展路径;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与创新专题关注如何在大湾区推动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创新发展;三大球发展与产业生态研究专题重点研讨了篮球、排球、足球运动的普及与产业生态建设;而体育文化建设研究则从文化层面探索体育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此次论坛的举办,为粤港澳三地体育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平台,促进了理论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的分享,为粤港澳大湾区体育事业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路径,对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学校体育发展具有多重意义。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体育合作不断深化,体育将成为连接三地青少年的重要纽带,为湾区发展注入新活力。